生态美、产业兴 湖南新邵县清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
生态美、产业兴 湖南新邵县清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
生态美、产业兴 湖南新邵县清水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青山叠翠,碧水环村。走进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,入眼皆是(shì)画。青石板路纤尘不染,垃圾分类亭整洁有序(yǒuxù),庭院篱笆外月季怒放,老人(lǎorén)孩童在百寿(bǎishòu)广场上笑语盈盈……近日,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,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光荣上榜。
航拍下(xià)的清水村,山清水秀(孙咏梅 摄)
该村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(gōngchéng)”,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化;依托“长寿文化”和良好生态资源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生态农业,成功打造了“乡村美、村民富”的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新样板。这个曾因基础设施落后、年轻人外流而沉寂的山村,如今(rújīn)已成为游人如织的“网红(wǎnghóng)打卡地”。
多功能综合体和百寿(bǎishòu)广场(孙咏梅 摄)
路通(lùtōng)村美筑根基 桑榆晚景乐融融
清水村群山环绕,溪水穿村而过,青瓦白墙的(de)农舍整齐(zhěngqí)伫立。村口那棵古老的银杏树,静静见证着村庄的变迁(biànqiān)。然而几年前,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“以前骑摩托去镇上赶集,坑坑洼洼能把人颠散架!”村民龚洵(gōngxún)稻站在4米宽柏油路旁感慨万千。曾几何时,清水村21个村民小组(xiǎozǔ)仅靠(jǐnkào)3米宽的泥泞土路维系,会车需倒行百米是常态。
而今,850万元(wànyuán)真金白银投入基础设施,10公里村道(cūndào)完成拓宽提质,186盏太阳能路灯如星辰点亮(diǎnliàng)山乡长夜。沿溪4300米生态游步道蜿蜒(wānyán)如带,14座桥梁焕然一新,130万元修建的水渠彻底终结了“泥水相伴”的历史。
最暖是桑榆情。在老街的老年活动室里,75岁的退休教师周老正挥毫泼墨,牌桌旁的老人(lǎorén)们笑声(xiàoshēng)朗朗。“以前只能蹲墙根晒太阳,如今空调、饮水机俱全,老伙计们天天(tiāntiān)来报到!”这方(zhèfāng)2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的“银发乐园”,棋牌、书画、康复分区而设,日均服务老人40余人次。
山水(shānshuǐ)生金添动能 产业兴旺引凤归
清水村四面环山,森林覆盖率(fùgàilǜ)超过90%,空气清新,是天然的“氧吧”。村里那口流淌着清冽泉水的古井,镶嵌着“长寿清水,不老神泉”的牌匾,吸引(xīyǐn)着众多游客前来取水品尝。盛夏时节,村里的黄桃基地(jīdì)果实累累,游客们漫步其中(qízhōng),亲手采摘,享受田园乐趣。住民宿、品尝地道的农家菜,处处能感受到(dào)浓浓的乡愁气息。
“这瓶‘长寿山泉’,可是我们(wǒmen)村的(de)‘金招牌’!”该村水厂负责人刘建军拧开一瓶水,清甜(qīngtián)的泉水汩汩流出。这口(zhèkǒu)村民喝了几十年的山泉,如今注册了品牌,建起了水厂,经过包装和销售,变成了年产值300万元的“致富水”。
清水村立足“长寿文化”和生态优势,成立了(le)长寿谷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采取“公司+村集体+农户(nónghù)”的模式,把(bǎ)村里300亩闲置荒地改造成了生机勃勃的黄桃种植基地。村民不仅获得了土地流转租金(zūjīn),还能在基地务工,平均每人每年增收8000元。
产业的红火吸引了许多在外务工的村(cūn)民回乡创业。如今,村里已有农家乐(nóngjiālè)20家、民宿15家,每年接待游客(yóukè)超过(chāoguò)5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,直接带动1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。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不到10万元快速增长到80万元,“空心村”真正蜕变为(wèi)“活力村”。
村里新建的(de)民宿(孙咏梅 摄)
评星树新风 志愿(zhìyuàn)服务暖人心
“评上五星(wǔxīng)文明户那天,儿子专门从县城赶回(gǎnhuí)挂牌!”村(cūn)民王大姐轻抚门楣上红底金字的牌匾,笑意盈盈。清水村创新推行“星级文明户”月度评选,从勤劳致富、孝老爱亲、遵纪守法等六个维度量化打分。上榜家庭不仅荣耀加身,更可(kě)在村集体项目中(zhōng)优先务工。如今,95%的家庭踊跃参与,“追星争优”蔚然成风。
志愿服务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医疗志愿服务队坚持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(lǎorén)免费体检;青年志愿者们定期上门,为独居老人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;村里的学生们则组成“环保小(xiǎo)卫士”,走家串户(zǒujiāchuànhù)宣传垃圾分类知识。80岁的李奶奶提起(tíqǐ)志愿者就感动不已:“上个月我(wǒ)生病了,这些年轻人天天来给我送饭、照顾我,比自己(zìjǐ)的亲儿女还贴心!”
广场舞队、腰鼓队舞动乡村夜色,农家书屋读书会书香弥漫,“村晚”、丰收节凝聚乡情。“打牌赌博的少了(le),跳舞看书的多了,村子更有精气神!”村干部郑林英(zhènglínyīng)一语(yīyǔ)道出新风尚。
“文明创建没有终点,乡村振兴永不止步。”站在村口正在施工的(de)游客服务中心前,清水(qīngshuǐ)村党总支副(fù)书记谢新德(xièxīndé)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。他表示,清水村将继续打造“长寿文化体验线”和“生态农业观光线”两条精品旅游线路,真正打通一二三产,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,同时建设新时代(shídài)文明实践示范带,让文明之花开得更盛(shèng),结出更丰硕的果实。(孙咏梅 肖晔 张海兵)
更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在应用(yìngyòng)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(kèhùduān)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青山叠翠,碧水环村。走进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,入眼皆是(shì)画。青石板路纤尘不染,垃圾分类亭整洁有序(yǒuxù),庭院篱笆外月季怒放,老人(lǎorén)孩童在百寿(bǎishòu)广场上笑语盈盈……近日,中国文明网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,新邵县坪上镇清水村光荣上榜。
航拍下(xià)的清水村,山清水秀(孙咏梅 摄)
该村深入实施“百千万工程(gōngchéng)”,实现了村容村貌大变化;依托“长寿文化”和良好生态资源,大力发展乡村旅游、生态农业,成功打造了“乡村美、村民富”的乡村振兴(zhènxīng)新样板。这个曾因基础设施落后、年轻人外流而沉寂的山村,如今(rújīn)已成为游人如织的“网红(wǎnghóng)打卡地”。
多功能综合体和百寿(bǎishòu)广场(孙咏梅 摄)
路通(lùtōng)村美筑根基 桑榆晚景乐融融
清水村群山环绕,溪水穿村而过,青瓦白墙的(de)农舍整齐(zhěngqí)伫立。村口那棵古老的银杏树,静静见证着村庄的变迁(biànqiān)。然而几年前,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。
“以前骑摩托去镇上赶集,坑坑洼洼能把人颠散架!”村民龚洵(gōngxún)稻站在4米宽柏油路旁感慨万千。曾几何时,清水村21个村民小组(xiǎozǔ)仅靠(jǐnkào)3米宽的泥泞土路维系,会车需倒行百米是常态。
而今,850万元(wànyuán)真金白银投入基础设施,10公里村道(cūndào)完成拓宽提质,186盏太阳能路灯如星辰点亮(diǎnliàng)山乡长夜。沿溪4300米生态游步道蜿蜒(wānyán)如带,14座桥梁焕然一新,130万元修建的水渠彻底终结了“泥水相伴”的历史。
最暖是桑榆情。在老街的老年活动室里,75岁的退休教师周老正挥毫泼墨,牌桌旁的老人(lǎorén)们笑声(xiàoshēng)朗朗。“以前只能蹲墙根晒太阳,如今空调、饮水机俱全,老伙计们天天(tiāntiān)来报到!”这方(zhèfāng)200平方米(píngfāngmǐ)的“银发乐园”,棋牌、书画、康复分区而设,日均服务老人40余人次。
山水(shānshuǐ)生金添动能 产业兴旺引凤归
清水村四面环山,森林覆盖率(fùgàilǜ)超过90%,空气清新,是天然的“氧吧”。村里那口流淌着清冽泉水的古井,镶嵌着“长寿清水,不老神泉”的牌匾,吸引(xīyǐn)着众多游客前来取水品尝。盛夏时节,村里的黄桃基地(jīdì)果实累累,游客们漫步其中(qízhōng),亲手采摘,享受田园乐趣。住民宿、品尝地道的农家菜,处处能感受到(dào)浓浓的乡愁气息。
“这瓶‘长寿山泉’,可是我们(wǒmen)村的(de)‘金招牌’!”该村水厂负责人刘建军拧开一瓶水,清甜(qīngtián)的泉水汩汩流出。这口(zhèkǒu)村民喝了几十年的山泉,如今注册了品牌,建起了水厂,经过包装和销售,变成了年产值300万元的“致富水”。
清水村立足“长寿文化”和生态优势,成立了(le)长寿谷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采取“公司+村集体+农户(nónghù)”的模式,把(bǎ)村里300亩闲置荒地改造成了生机勃勃的黄桃种植基地。村民不仅获得了土地流转租金(zūjīn),还能在基地务工,平均每人每年增收8000元。
产业的红火吸引了许多在外务工的村(cūn)民回乡创业。如今,村里已有农家乐(nóngjiālè)20家、民宿15家,每年接待游客(yóukè)超过(chāoguò)5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突破500万元,直接带动15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。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不到10万元快速增长到80万元,“空心村”真正蜕变为(wèi)“活力村”。
村里新建的(de)民宿(孙咏梅 摄)
评星树新风 志愿(zhìyuàn)服务暖人心
“评上五星(wǔxīng)文明户那天,儿子专门从县城赶回(gǎnhuí)挂牌!”村(cūn)民王大姐轻抚门楣上红底金字的牌匾,笑意盈盈。清水村创新推行“星级文明户”月度评选,从勤劳致富、孝老爱亲、遵纪守法等六个维度量化打分。上榜家庭不仅荣耀加身,更可(kě)在村集体项目中(zhōng)优先务工。如今,95%的家庭踊跃参与,“追星争优”蔚然成风。
志愿服务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医疗志愿服务队坚持每月为60岁以上老人(lǎorén)免费体检;青年志愿者们定期上门,为独居老人洗衣做饭、打扫卫生;村里的学生们则组成“环保小(xiǎo)卫士”,走家串户(zǒujiāchuànhù)宣传垃圾分类知识。80岁的李奶奶提起(tíqǐ)志愿者就感动不已:“上个月我(wǒ)生病了,这些年轻人天天来给我送饭、照顾我,比自己(zìjǐ)的亲儿女还贴心!”
广场舞队、腰鼓队舞动乡村夜色,农家书屋读书会书香弥漫,“村晚”、丰收节凝聚乡情。“打牌赌博的少了(le),跳舞看书的多了,村子更有精气神!”村干部郑林英(zhènglínyīng)一语(yīyǔ)道出新风尚。
“文明创建没有终点,乡村振兴永不止步。”站在村口正在施工的(de)游客服务中心前,清水(qīngshuǐ)村党总支副(fù)书记谢新德(xièxīndé)充满信心地展望未来。他表示,清水村将继续打造“长寿文化体验线”和“生态农业观光线”两条精品旅游线路,真正打通一二三产,实现农文旅融合发展,同时建设新时代(shídài)文明实践示范带,让文明之花开得更盛(shèng),结出更丰硕的果实。(孙咏梅 肖晔 张海兵)
更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在应用(yìngyòng)市场下载(xiàzài)“央广网”客户端(kèhùduān)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(guīshǔ)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